台灣狗語logo
文章封面圖片

狗狗為什麼會「護食、護玩具」?理解資源佔有與正確應對方式

文:項千綺(Amber / 綺綺)

狗狗為什麼會護食或護玩具?——資源佔有背後的行為邏輯

「資源佔有行為」(Resource Guarding)指的是狗狗對食物、玩具、睡床等重要資源出現防衛行為,可能表現為發出低吼聲、咬人、眼神凝視或咬緊物品不放。這並非狗狗性格兇惡,而是一種出於不安、焦慮或本能的防衛反應。

常見原因包含:

  • 過去曾有資源被強行拿走的不愉快經驗
  • 狗狗感到資源不足或不穩定時產生的焦慮
  • 特定品種或個性較容易表現此行為,如敏感或自主性較強的狗狗

最常見的錯誤做法:伸手去搶!

很多飼主一發現狗狗護食,就急著用手去搶,想要用強勢方式「讓狗狗聽話」。這種做法往往會激化問題,因為狗狗會感受到威脅,更進一步加深牠的防衛行為。

當狗狗進入防衛狀態時,會出現這些明顯的身體語言:

  • 停止咀嚼,眼神緊盯人或物品
  • 嘴巴緊閉,身體僵硬
  • 發出低吼聲或露齒

此時飼主若直接伸手,極易引發狗狗出於自衛而咬人的狀況。

替代方法:建立「資源交換」的訓練觀念

處理資源佔有最有效的方式不是「搶」,而是建立一種互信的交換機制:

  • 用更高價值的東西(例如狗狗特別喜愛的凍乾或雞肉)與牠交換資源。
  • 讓狗狗理解「主人靠近代表會獲得更棒的東西」,形成正面連結。
  • 一步步讓狗狗願意主動放棄手中資源,而不是強行奪走。

實戰建議:這樣安排狗狗的飲食與玩具空間

為了避免衝突與風險,可以採取以下實用的居家管理方式:

  • 每次給食物或玩具時,確保環境安靜且不受干擾。
  • 如果狗狗已經有明顯的護食行為,可以使用繩子牽引管理,避免發生直接衝突。
  • 在多狗家庭中,注意食物與玩具的分隔,避免競爭造成焦慮與緊張氣氛。

最重要的原則:不要練習「去搶」,而是練習「願意給你」

建立狗狗願意放棄物品的習慣,不僅是訓練,更是信任關係的建立。

  • 每天固定進行「交換遊戲」,從低價值的資源(一般飼料)開始練習,逐漸延伸到高價值的東西(如骨頭、玩具)。
  • 避免狗狗誤以為你會隨時搶奪,讓牠能安心地願意主動放棄資源。
  • 長期穩定的交換遊戲能有效降低護食問題,讓生活更加安全、舒適。

透過正確的觀念與實踐,飼主與狗狗之間將建立起更加穩固的信任基礎,解決資源佔有行為的問題,讓人犬生活更加和諧安全。

Amber 老師的結語

一定很多家長會想:「家裡的什麼東西不是我給你的,你怎麼可以對我生氣!」

但在狗狗的思維裡,只要他「現在」拿到手的,都是屬於他的。 只要狗狗感覺這個資源屬於我,就會出現保護或防衛的行為。

狗狗的行為反應是出自本能與學習經驗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從狗狗到家的那刻開始,就要有心理準備:給了狗狗的東西就是狗狗的。不要因為想訓練他不護食、不護資源,而把狗狗正在「使用中」的東西取走,這樣反而會造成狗狗對你、對環境的不信任感。

如果你的狗狗已經有保護資源的行為,請諮詢你的訓練師,帶著你和狗狗重建信任關係。